首页 > 新闻 > 信息

《中国蓝领群体就业研究报告》发布:40岁以上蓝领劳动者占比接近50%,蓝领群体正在经历代际转换

作者:魏勇 | 时间:2022-12-28 17:08:31 | 来源:公益振兴网
 

以制造业工人和生活服务业员工为主体的蓝领劳动者群体,是中国经济最坚硬的基石,也是实现高质量发展不可或缺的力量。12月27日,中国新就业形态研究中心发布《中国蓝领群体就业研究报告(2022)》(以下简称“报告”),依托快手平台蓝领群体调研问卷与社会调研,通过实证数据与案例分析了蓝领群体的就业现状及特征,对蓝领群体的求职需求、就业意愿、就业质量、岗位特征、招聘模式等问题给予了全面和系统的回答。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人力资源流动管理司副司长李祥伟表示,蓝领劳动者是推动中国工业化、城镇化发展的重要群体,在就业优先战略和乡村振兴战略的指引下,人社部人力资源流动管理司大力发展人力资源服务业来促进就业,为包括蓝领在内的各种劳动者和用工单位服务,推动就业服务健康发展。

报告显示,用工企业蓝领劳动者岗位需求呈现出明显的季节性变动趋势,在2月和7月会迎来用工高峰期。求职群体主要来源于人口大省、用工集中省份和人口流出省份,意愿工作省份主要为东部地区和沿海用工大省。受数字技术发展影响,短视频招聘的比例增幅达12.4%,直播招聘成蓝领招聘新途径。在自动化、数字化、智能化趋势下,中国蓝领用工企业对高技能蓝领劳动者需求不断提升。

蓝领群体正在经历代际转换,月均收入水平集中于5000至8000元

作为我国就业市场的主要组成部分,蓝领劳动者群体是指第二、三产业的产业工人。从规模和结构看,2021年我国蓝领劳动者群体规模达4亿人以上,占二、三产业就业人口的69.4%,在我国7.47亿就业人口中占比超过53%。

通过调研数据发现,蓝领群体主要聚集于第二产业。40岁以上蓝领劳动者占比接近50%,平均年龄超过我国劳动年龄人口的平均年龄。就业质量方面,大部分蓝领劳动者的月均收入水平集中于5000-8000元,超六成蓝领劳动者接受过以在岗操作实践/实习为主的培训。

根据报告,当前我国蓝领群体正在经历代际转换,改革开放后进入劳动密集型企业的初代蓝领劳动者开始逐步退出劳动力市场,出生于20世纪90年代以后的新生代蓝领群体“接棒”成为蓝领劳动力市场主力军。

新生代蓝领群体的就业动机由过去的谋生存变成了求发展,他们不仅看重工资收入,也越来越看重工作的稳定性、安全性、未来发展等。相较于简单重复、工期短、价值含量低的工厂职位,新生代蓝领群体更倾向于选择稳定性强、安全性高、未来发展好的职位。

报告根据21世纪以来中国蓝领群体的就业发展历程,分析指出中国经济不断升级发展、蓝领就业总体向好的趋势。报告认为,近年来数字技术的发展为蓝领劳动者求职带来了新机遇,一方面数字经济催生出网约配送员、物流快递员等“新蓝领”劳动者,为城市日常运转贡献力量;另一方面,网站、社交媒体和短视频平台让信息传播不再受地域、途径限制,蓝领求职者可在线上获取比较不同岗位信息,根据自身需求做出最优选择。2022年,覆盖蓝领群体的短视频平台快手推出了蓝领招聘业务“快聘”,开始构建以信任为中心的蓝领招聘关系。可视化蓝领招聘媒介的出现使得蓝领求职者的求职渠道得到拓宽,更加丰富、直接、透明的岗位信息有利于改善劳动者利益分享。

短视频求职增幅达12.4%,直播招聘成求职新途径

在行业分布上,制造业蓝领投递简历的数量是服务业的3倍多,劳动密集型制造业始终是蓝领就业主力军。

在就业需求更多元的同时,蓝领群体的求职渠道也在发生转变。报告调研显示,“熟人推荐”和“短视频/直播平台”是当前蓝领最主要的求职方式,其中蓝领劳动者通过“短视频/直播平台”求职的比例相比一两年前增幅达12.4%,而“熟人推荐”“企业直招”“劳务中介代招”等求职方式占比则有所下降。

报告指出,直播招聘所展现出的快、准、真的新特性,使得蓝领劳动力市场正在围绕直播招聘模式形成新的生态体系,各主体分工合作,不但推动了蓝领人力资源管理数字化转型,也推动了传统蓝领招聘模式与短视频平台招聘模式结合。

据介绍,退伍军人刘超和其团队通过快手直播输送真实、全面、准确的工厂企业信息,成为蓝领求职者可以信任的线上“熟人”,两年时间送1.4万名工人进厂,稳岗率达到90%,远高于传统劳务中介的50%。目前,快手“快聘”业务在2022年已经吸引了月度达2.5亿人次的蓝领劳动者参与,提供招聘岗位的企业超10万家,在直播招聘领域表现出较为明显的优势。

制造业稳定性高于服务业,蓝领就业呈现中西部向东部、内陆向沿海流动特征

报告调研显示,“餐饮”、“休闲娱乐”等服务业蓝领劳动者就职“2年及以上”的比例显著低于制造业工人,就职“1-3个月”的比例显著高于制造业工人。制造业蓝领劳动者在当前企业就职时间相比于第三产业蓝领劳动者较长。

流动就业方面,云南省、甘肃省、贵州省、广西壮族自治区、黑龙江省、河南省、山东省和河北省的蓝领劳动者更愿意向外省流动就业,占跨省就业蓝领劳动者总人数七成左右。蓝领劳动者意愿工作省市主要集中在江苏省、山东省、广东省、北京市和浙江省,占跨省市就业蓝领劳动者总人数近五成。跨省就业蓝领劳动者呈现从经济欠发达的中西部地区移向东部地区、从内陆地区移向珠三角、长三角等沿海地区的特征。

满足现实需求是蓝领劳动者流动的主要因素。随着时代的发展,蓝领劳动者的需求已不局限于获得收入。通过分析蓝领求职者在短视频评论区和直播间互动区的需求表达,报告指出蓝领求职者在工作和生活质量、社交、尊重和自我实现等方面产生了更多需求,对于这些需求的挖掘,则有利于进一步增进社会对蓝领劳动者群体的理解。

报告主要执笔人、中国新就业形态研究中心主任张成刚表示,增强蓝领群体在就业中的幸福感和获得感,既有利于实现社会公平,也有助于释放消费需求,提高社会发展质量。为了促进蓝领群体就业,需要推动劳务中介、蓝领招聘等行业的数字化转型,利用数字技术促进信息流通,让更多青年人愿意进入蓝领岗位。


相关新闻

  • 琴键上的追光者:贾月涛与他的“双重奏”人生

    人生犹如一部跌宕起伏的交响曲,对于来自山东聊城的贾月涛而言,2006年一场意外让他发现了自己的视力越来越模糊,后来经医院诊断因长期饮酒导致神经与视网膜损伤,如同乐章中一声沉重的变调,二级盲障的阴霾骤然笼罩,曾经营酒店的喧嚣繁华归于沉寂。然而,命运的变奏并未…

  • “AD365特应性皮炎疾病教育项目” 2025世界过敏性疾病日专题患教会将在山东烟台举办

    每年7月8日是“世界过敏性疾病日”。中国红十字基金会携手赛诺菲将开展“AD365特应性皮炎疾病教育项目”2025世界过敏性疾病日专题患教会,携手多地医疗机构及相关领域医疗专家以“直击炎症根源,长享自在人生”为主题进行科普分享,帮助更多公众增强对过敏造成的皮肤疾病的认…

  • 从无码化脚本到根因智能诊断,Testin云测AI测试的实战突破

    在金融科技蓬勃发展的当下,软件质量对于金融机构而言,犹如基石之于高楼,其重要性不言而喻。从在线支付的毫秒级响应,到智能投顾的精准决策,背后都离不开高质量软件的支撑。稍有差池,便可能引发交易失败、客户信息泄露等严重后果,损害金融机构的信誉与客户信任。相关数据显…

  • 2025年浙江省国家通用手语和盲文大赛圆满落幕

    6月13日至15日,由浙江省残疾人联合会主办,浙江省特殊教育职业学院、浙江省残疾人就业与维权服务中心共同承办,浙江省盲人协会、浙江省聋人协会协办,北京宜生无忧科技有限公司独家支持的2025年浙江省国家通用手语和国家通用盲文比赛在杭州成功举办。来自全省各地聋人协…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