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信息

非遗在社区”工作交流活动在沪举办

作者: | 时间:2020-12-16 14:01:36 | 来源:
 

12月14日至16日,文化和旅游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司在上海市奉贤区开展“非遗在社区”工作交流活动。活动采用交流研讨和调研考察相结合、线上和线下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2017年底,文化和旅游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司在上海市奉贤区开展“非遗在社区”试点工作,旨在以推动城市化进程中非遗在社区的保护和传承,探索建设氛围浓厚的非遗特色社区,试点工作为期两年。两年来,当地坚持“见人见物见生活”理念,促进非遗在社区建设、文化建设、精神文明建设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

在此国家试点基础上,上海市文化和旅游局将“非遗在社区”试点拓展至全市,构建覆盖全市街镇社区文化活动中心、居村文化活动室、学校、商圈等350个传承点位,形成了500多名签约传承人和广大社区群众为主体的基层社区传承队伍,引导培育了19个“非遗在社区”示范项目和14个示范点。

“非遗在社区”试点取得初步成效后,文化和旅游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司于2020年在全国拓展“非遗在社区”试点范围,支持北京市东城区、上海市、温州市、青岛市、东营市、荆州市、深圳市、成都市8个城市开展“非遗在社区”试点工作。

据悉,未来两年,试点城市将牢牢把握“尊重社区居民主体地位”“选择适合非遗资源”“创新工作模式”“发挥传承人作用”等重要工作原则和重点,进一步培育非遗在城市中传承发展的土壤,探索在城市中传承非遗的有效方式,维护和营造非遗传承发展的良好生态。

调研考察阶段,来沪与会代表还赴奉贤区古华园(奉贤滚灯)、青村镇吴房村(土布染织技艺),静安区朝阳中学(打花棍),徐汇区园南中学(乌泥泾手工棉纺织技艺)、凌云街道社区学校(皮纸制作技艺),黄浦区五里桥街道社区文化活动中心(上海灯彩)实地调研考察了上海“非遗在社区”特色实践案例。

相关新闻

  • 郝洪峰:短视频是品牌传播的百倍放大器,酒仙网用 “烟火气” 打开新窗口

    在短视频成为品牌传播主阵地的当下,酒仙网早已敏锐捕捉到这一趋势。酒仙网创始人郝洪峰曾明确提出 “短视频是品牌传播的百倍放大器” 的核心观点。作为一个中年人也经常刷短视频,大数据不知道是因为我跟范总熟悉,还是因为我经常刷白酒的知识给我推送了熟悉的范总与 “…

  • 2025年中德可持续发展论坛举行,快手推动女性在经济转型中稳步发展

    近日,2025年中德可持续发展论坛在北京举行,中德可持续发展论坛是中国国家国际发展合作署与德国经济合作与发展部建立的机制化对话平台。论坛聚焦减贫、应对气候变化、农业农村等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核心议题,通过学术研讨、项目合作等形式推动中德发展经验交流。…

  • AI时代的人道行动 第四届东吴国际人道论坛在苏州开幕

    9月5日,为期两天的以“AI时代的人道行动:连接与韧性”为主题的第四届东吴国际人道论坛在苏州开幕。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国红十字会会长何维,红十字会与红新月会国际联合会(以下简称“国际联合会”)主席凯特福布斯共同出席论坛开幕式并作主旨演讲。中国红十字会…

  • 快手“我的哇赛时刻”公益影像展览举行,科技向善为乡村学生架起梦想桥梁

    9月5日是我国第十个“中华慈善日”。在此期间,快手公益联动快手文化启动“我的哇赛时刻”公益影像展览活动,旨在帮助青海果洛州哇赛乡的学生们拓宽视野,在心中播下梦想的种子。此次公益影像征集及展览活动,通过“线上征集-影像展览-学校回访”的形式,展现快手践行社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