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1月12日,时值伟大的国际主义战士、加拿大共产党员诺尔曼·白求恩逝世86周年纪念日,北京白求恩公益基金会(下称“基金会”)在京举办“薪火十年,益心同行——赓续白求恩精神暨北京白求恩公益基金会十周年纪念活动”。来自医疗、公益、企业、媒体等领域的领导、专家、白求恩公益形象大使艾尼瓦尔及合作伙伴近150人齐聚一堂,共同回顾基金会十年发展历程,探讨白求恩精神的时代价值,展望党建引领下医疗慈善事业的高质量发展。活动由国家卫健委百姓健康频道强晓霞主持。

【纪念活动现场】
吉林大学白求恩医学部党工委常务副书记伊大海在致辞中表示,白求恩医学部与北京白求恩公益基金会有着深厚的血脉渊源,白求恩精神是联结校会双方最坚实的精神桥梁。基金会始终心系母校的人才培养,已连续19年为白求恩医学部的学子保驾护航,共有490名品学兼优的学生获得资助,累计发放奖助学金103万元。这不仅为学子们解决了求学路上的实际困难,更将白求恩精神的种子深植于心,成为激励白医学子深耕医学、服务人民的精神滋养。
展望未来,吉林大学与北京白求恩公益基金会将继续以白求恩精神为纽带,在医学人才培养、基层医疗帮扶、公益项目共建、科研成果转化等领域深化合作,让白求恩精神在新时代焕发新的生机与活力,共同为“健康中国”建设贡献力量。

【吉林大学白求恩医学部党工委常务副书记伊大海】
白求恩医科大学北京校友会会长严松彪回顾了基金会从基金管理委员会发展为具有全国影响力公益平台的历程。他强调,白求恩精神是跨越国界与时代的精神财富,校友会将继续与基金会携手,拓展公益新路径,服务人民健康。

【白求恩医科大学北京校友会会长严松彪】
北京白求恩公益基金会理事长樊燕荣在致辞中回顾了基金会十年薪火相传的不平凡公益历程,并向基金会十年发展征程中的同行者们致以最诚挚的感谢。 回首过去十年,基金会从初创发展为系统化、规模化的公益平台,公益规模达30多亿元,项目覆盖全国31个省市,受益人群超5600万人次。这些数字背后,是白求恩精神在新时代的生动实践。
站在新起点,樊燕荣理事长表示,基金会将以白求恩精神为内核,坚持党建引领,推动公益事业迈向更高质量、更可持续的未来,为“健康中国”建设贡献更大力量,让白求恩精神之光,照亮更远的地方。

【北京白求恩公益基金会理事长樊燕荣】
加拿大白求恩协会会长约翰·杜卡斯先生通过视频致辞,展现了白求恩精神的国际影响力。他表示,白求恩精神不仅是中国的宝贵财富,也是全人类共同的精神遗产,期待未来能进一步加强国际合作。

【加拿大白求恩协会会长约翰·杜卡斯】
在主旨演讲环节,北京师范大学中国公益研究院创始院长王振耀深入解读了“健康中国2030”背景下医疗慈善的使命与创新。他指出,随着人均GDP向2万美元迈进,善经济将迎来爆发式增长,为医疗慈善事业开辟广阔发展空间。“十五五”时期将是医疗慈善发展的黄金期,基金会应充分发挥平台优势,联合专业力量,推动医疗慈善与公共卫生、社会服务深度融合,为健康中国注入新动能。

【北京师范大学中国公益研究院创始院长王振耀】
著名神经外科专家吴中学教授以《与白求恩“相遇”——我人生中的几件幸事》为题,讲述了白求恩精神对他五十载从医生涯的深刻影响。他动情地回忆:“作为一名白求恩学子,我最大的梦想就是成为白求恩那样的好医生,培养一代代白求恩传人。”如今,他培养的学生遍布全国,很多人已成为医术精湛、医德高尚的学科带头人。

【著名神经外科专家吴中学教授】
北京市扶贫济困领域基金会第二联合党委书记、北京白求恩公益基金会第二届理事长孙志伟教授在《白求恩精神的时代意义》主旨演讲中,从“为什么要学习白求恩”“白求恩精神的内涵”以及“白求恩精神的时代意义”三个层面,系统阐释了白求恩精神的文化内涵与当代价值,并指出公益的“利他性”与白求恩“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内核高度契合。他强调,白求恩精神是先进文化和精神高地,具有跨越时空、行业、民族及意识形态的永恒魅力,是中华民族之魂的组成部分,应在新时代继续发扬光大,为民族复兴贡献力量。

【北京市扶贫济困领域基金会第二联合党委书记、
北京白求恩公益基金会第二届理事长孙志伟教授】
圆桌对话环节由北京白求恩公益基金会党支部书记、秘书长刘静主持,与会专家围绕“党建引领下的医疗慈善事业高质量发展”主题展开深入讨论。北京社会组织党建联合会副会长高铭铎提出“党公益”理念,强调党建引领是公益慈善的基本遵循;北京市扶贫济困领域基金会第二联合党委专职副书记刘国利分享了“首善爱心汇”党建品牌的平台实践;国家癌症中心蔡建强教授结合救治经历,阐释了白求恩精神与医者使命的融合;北京新阳光慈善基金会秘书长王岸华介绍了党建引领内化为组织文化、推动战略升级的路径;清华大学华商研究中心世界公益慈善论坛召集人黄真平老师则从领导力角度提出党建引领需结合价值、思想、党员、组织与生态系统五个维度。对话凝聚共识,为新时代医疗慈善事业的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实践方向与思想动力。

【圆桌对话现场】
活动现场,基金会员工代表深情朗诵诗篇《薪火相传》,“一位异国的医生,一盏摇曳的马灯,一颗‘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赤诚之心,在太行山脉,点燃永不熄灭的精神火种”的动人诗句,将现场气氛推向高潮,展现了白求恩精神在新时代的传承。

【基金会员工代表深情朗诵诗篇《薪火相传》】
在赠礼环节,白求恩精神研究会原会长袁永林将军为基金会题赠墨宝,河北唐县白求恩柯棣华纪念馆陈玉恩馆长则代表白求恩纪念医院赠送了白求恩纪念雕像,以此表达对基金会十年历程的祝贺与对传承白求恩精神的殷切期许。

【白求恩精神研究会原会长袁永林将军为基金会题赠墨宝】

【河北唐县白求恩柯棣华纪念馆陈玉恩馆长向基金会赠送白求恩纪念雕像】
活动设置了庄重的致敬环节,通过“薪火·仁心”“薪火·奉献”“薪火·同行”“薪火·传播”四个篇章,向十年来为基金会发展做出突出贡献的医学专家、爱心企业、合作伙伴和新闻媒体代表致敬。
活动现场,北京白求恩公益基金会秘书长刘静还发布了基金会的全新品牌标识,她详细阐释了新标识的设计理念与深刻寓意,强调这不仅是对过去十年的总结,更是面向未来的庄严承诺,象征着基金会在新十年的崭新起点。新标识融入了白求恩精神的核心元素,体现了基金会对传承与创新并重的理念。

【北京白求恩公益基金会秘书长刘静发布基金会全新品牌标识】
活动最后,白求恩精神研究会执行副会长陈天平代表各方发布了《弘扬白求恩精神 推动医学人文关怀行动倡议书》。倡议书提出四项核心倡议:一、弘扬白求恩精神,做有温度的医者;二、共建公益生态,提升服务效能;三、倡导慈善文化,营造尊医重卫氛围;四、深化医学人文教育,助力“健康中国”和中国式现代化建设。

【白求恩精神研究会执行副会长陈天平代表各方发布《倡议书》】

十年薪火相传,十载益心同行。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北京白求恩公益基金会将继续以白求恩精神为引领,以“健康中国”战略为指引,推动医疗慈善事业走向更高质量、更可持续的未来,为增进人民健康福祉、促进社会和谐进步、助力中国式现代化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下一篇: 没有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