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法治护航民营经济,以创新赋能高质量发展
2025年5月19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召开《中华人民共和国民营经济促进法》(以下简称“民营经济促进法”)全国宣讲启动会,标志着这部我国首部民营经济基础性法律的实施进入全面落地阶段。国家发展改革委有关司局、直属单位负责同志和部分民营企业代表在主会场参加会议。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发展改革委、相关部门负责同志及有关处室同志、部分民营企业代表通过视频会议系统在分会场参加会议。
中创时代大数据集团董事长吕鹏辉,受邀参与国家发改委主会场学习,深刻感受到国家对民营经济的重视与支持,并结合企业实践与行业趋势,形成以下学习体会:
一、法治固本:民营经济促进法的里程碑意义
民营经济促进法首次以法律形式明确“两个毫不动摇”原则,确立民营经济的平等法律地位,将政策层面的支持升华为制度性保障,为民营企业提供了“法治靠山”。这一立法具有三重深远意义:
1. 稳定预期,提振信心
法律通过“平等准入”“权益保护”等条款,破解市场隐性壁垒,保障民营企业公平参与竞争。例如,全国统一的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2025年版缩减至106项),为民营企业拓展能源、基础设施等领域提供了新机遇。中创时代在数字化招商中深有体会,地方政策的碎片化曾是阻碍,而法律的统一性将加速全国招商“一网通”的实现。
2. 优化环境,激发活力
法律聚焦融资、创新、执法等痛点,如明确禁止“乱收费、乱罚款”,加快拖欠账款清欠进度,并通过专项债券等工具强化金融支持。这些举措将切实降低企业制度交易成本,助力轻装上阵。
3. 创新驱动,赋能未来
法律鼓励民营企业参与国家重大科技攻关,支持数字化转型。中创时代研发的“招商码”大模型和“中创灵工、数字订单”灵活用工平台,正是响应法律对科技创新与新质生产力的号召,助力政府与企业实现精准招商、灵活就业。
二、实践探索:中创时代与法律的同频共振
作为数字经济领域的领军企业,中创时代始终将社会责任融入战略,而民营经济促进法为企业实践提供了更坚实的法治框架:
1. 全国招商一网通:技术赋能统一大市场
依托“招商码”平台,我们已服务全国1700多个地方政府与高新园区,通过AI决策实现产业链精准匹配,推动招商数字化。法律中“支持民营经济参与国家重大战略”的条款,将进一步加速平台覆盖,助力2025年实现全国招商“一网通”目标。
2. 灵活就业新生态:破解用工与就业难题
“中创灵工”平台通过数字化订单模式,链接企业灵活用工需求与个人就业,中创灵工平台实现灵活用工、灵活就业,解决助力企业降本增效,优化人力配置,快速匹配需求,降低用工风险;为员工提供灵活就业,提升收入弹性,跨境接单赚钱,拓展职业发展空间。体验方式:小程序-中创灵工,手机应用市场APP-中创时代,电脑端:www.cctc.tv,技术支持:15201125999(同微信),中创灵工及招商码大数据目前用户超1亿,年交易额近千亿。法律对“高质量就业”的强调,与平台“促进共同富裕”的使命高度契合,未来将深化技术应用,推动跨境灵活办公场景落地。
3. 数据安全与创新保护:筑牢发展基石
法律明确保护民营企业的知识产权与原始创新,中创时代已积累2000余项知识产权,并通过“全域感知系统”等技术提升城市应急管理智慧化水平,打造中创时代低空安全管控平台,为地方政府建立“数据标注”服务标准。这些实践与法律“鼓励科技创新”的导向形成闭环,为行业树立标杆。
三、未来展望:贯彻法律的三大行动方向
1. 深化法律宣贯,推动政策协同
国家发改委提出的“抓宣传、抓配套、抓实施”要求,需政企合力落实。中创时代将积极参与法律进园区、进企业活动,并依托中创时代大数据分析等平台,推动政策解读与资源对接,助力配套措施落地。
2. 强化科技创新,培育新质生产力
法律支持民营企业牵头重大技术攻关,我们将加大AI大模型研发投入,探索数据要素赋能产业的新模式,如通过“招商码”优化政府服务效能,以技术驱动产业链升级。
3. 构建共治生态,践行社会责任
法律要求建立政企沟通机制与信用修复制度,我们将推动“企业直报”系统与政府数据互联,并完善灵活就业者的权益保障机制,实现企业发展与社会价值的双赢。
民营经济促进法的施行,是新时代民营经济发展的“分水岭”。中创时代将以法律为指引,继续深耕数字化创新,将“人性化算法”注入社会责任,助力构建公平、高效、可持续的市场经济生态。正如我在全国工商联社会责任培训中所言:“企业之道,始于责任;创新之魂,成于担当。”未来,我们愿与各界携手,以法治之力激发民营经济动能,为中国式现代化注入更强活力!
下一篇: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