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科技 > 正文

科学研究要耐得住“冷板凳”

作者:田京京 | 时间:2020-12-24 9:31:32 | 来源:公益扶贫网
 

一只小小的蚂蚱本无关痛痒,可聚集多了便能“兴风作浪”,最终酿成一场可与旱涝齐名的自然灾害——蝗灾。看起来人畜无害的蝗虫为何能够聚群成灾?千百年来,人们百思不得其解,只好将其归结为“天灾”。通过潜心钻研,中国科学院院士康乐带领团队终于将“凶手”缉拿归案,获得了国内外权威专家高度认可。而他们16年如一日致力于蝗虫成灾相关机制研究,为人类粮食安全锲而不舍地努力,堪称“板凳甘作十年冷”的典范。

  中国科学院院士、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原主任陈宜瑜至今清晰记得这样一幕:多年前,康乐等人大箱子小箱子地把蝗虫从野外搬回实验室里,其中辛劳不言而喻。“这项重大成果是康乐团队长期坚持的结果。”陈宜瑜评价说。

  坐冷板凳不易,把冷板凳坐热更难。在很多人眼里,坐冷板凳意味着被边缘化,从此远离名誉地位,与孤独相伴,是迫不得已、不求上进的无奈选择。殊不知,科学研究有其自身规律,只有耐得住寂寞、坚持不懈,才有可能迎来柳暗花明。从一生执着于青蒿素的屠呦呦,到与火药纠缠半个多世纪的王泽山,再到一辈子只做超导一件事的赵忠贤……回望这些站上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领奖台的科学家,倘若没有“板凳要坐十年冷”的恒心与韧劲,没有淡泊名利、甘于清贫的高贵品格,就不会有后来的一鸣惊人,以及科研领域的重大突破。

  再看2018年度国家科技奖获奖项目,从立项到结题平均为11.4年,从结题到提名间隔4.4年。用中国科学院院士葛均波的话说,每一项国家科技奖背后,都是科学家们平均16年的“坐冷板凳”。

  正所谓欲速则不达。科学研究尤其是基础研究,往往有着灵感瞬间性、方式随意性、路径不确定性的特点。能否成功捕捉到这一科学灵感,正如数学家华罗庚所说,如果科学上的发现有什么偶然机遇的话,那么,这种“偶然的机遇”只能给那些善于独立思考的人,给那些具有锲而不舍精神的人。换句话说,这种“偶然的机遇”通常只会垂青那些追求真理、踏实苦干又守得住初心的科研工作者。

  当然,把冷板凳坐热,不仅需要新时期科技工作者们继续传承发扬老一辈科学家隐姓埋名、久久为功的科学家精神,也需要社会各方拿出实实在在的资金、政策支持,建立稳定支持自由探索的机制,让更多有志于探索未知世界且甘坐冷板凳的科研工作者可以在科学海洋里快乐遨游。

相关新闻

  • 大湾区最实效科创企业价值增长加速器—飞马加速

    飞马加速一直致力于打通核心城市科创资源同全国数以千万计、产业一线的中小企业之间的联系,帮助它们实现股权融资。新春伊始,飞马加速器将聚焦于已完成技术验证的科创企业,以 “资本赋能+ 营销突破 + 产业链融资” 的三轮驱动模式为核心,精心构建起一套完备且高效的企业加…

  • 长安汽车战略合作快手 以阵地经营智能营销夯实市场增量

    4月23日,上海国际车展开展当天,长安汽车与快手就营销数智新基建达成战略合作。在中国汽车流通协会副会长王都见证下,长安汽车品牌事业部副总经理、引力市场部总经理袁志雄,快手汽车业务负责人王思洵共同签署了《数智营销新基建战略合作协议》,双方携手开启汽车数智化…

  • 打破软件测试效率瓶颈,Testin XAgent 带来AI测试新曙光

    在数字经济时代背景下,软件质量已成为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关键指标。传统测试方法正面临效率瓶颈,而AI技术的突破为行业带来了全新解决方案。Testin云测最新推出的Testin XAgent智能测试系统,通过大模型与自动化技术的深度融合,正在重新定义软件测试的行业标准。  技术…

  • 中创时代吕鹏辉受邀出席全国工商联第71期德胜门大讲堂,以“全国财税一网通”发表演讲

    12月13日,以“防范化解企业税务风险、护航企业高质量发展”为主题的第71期德胜门大讲堂在北京举办。全国工商联党组成员、副主席汪鸿雁,第十四届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注册税务师协会会长刘丽坚出席活动。  汪鸿雁指出,刚刚闭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要统筹推进财税体制…

返回顶部